白癜风哪治得好工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业内呼唤加强信息披露性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1月12日讯, 国际金融监督和协调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周一正式公布今年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国工商银行(进入了这一名单,使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从28家增至29家。
业内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工行的入选证明工行已经具备国际性大行的条件,从而更加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多年来,中国的银行里还从未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大行,对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诸多掣肘,而中国的监管层和银行业也一直为此而努力,未来还将会有其他国有行成为国际性大行的典范。
但是,中国银行业的信息披露性问题在国际上来讲,仍是有所缺憾。信息的对外披露在对国际大行的要求上更加明确,而中国的金融业在这一点上仍是诸多缺憾。”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高层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
据介绍,今年工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全球领先的各项指标是入选的重要基础。目前,工行的总资产、存款、贷款、一级资本、市值、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居全球金融同业首位。
二是国际化的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工行的海外资产规模已达到1822亿美元,占集团总资产的比重上升至6%。目前,境外络扩展至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机构,加上作为非洲主要银行--南非标准银行的最大单一股东,与其在非洲18个国家的金融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上半年境外机构实现税前利润1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推进也带动了工行全球系统重要性分值的增长。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10月份发布的报告,人民币已超越瑞典克朗、韩国韩元及俄罗斯卢布,成为全球第八大交易最活跃的货币。今年前三季度,工行办理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33.42%,人民币清算络已覆盖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承担了关键功能、具有全球性特征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经营失败,就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较大影响甚至是系统性风险。因此,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被视为全球银行业的“稳定器”。目前,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16家来自欧洲,8家来自美国,5家来自亚洲。
2011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委托巴塞尔委员会制订并发布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和监管*策框架,提出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方法,从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全球活跃程度五个维度、运用12个指标评估银行的全球系统重要性。
巴塞尔委员会根据系统重要性分值将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分为4组,分别适用于1%-2.5%的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要求。工行列在系统重要性第1组,附加资本要求为1%。根据国际通用银行风险控制标准《巴塞尔协议Ⅲ》,国际活跃银行最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7%和10.5%,工行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最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8%和11.5%。
工行3季报显示,工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1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59%,远高于最低的资本充足要求,并留有较大的安全边际,这意味着工行将无须为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而额外补充资本。
发稿:张莉/曹敏慧 审核:丁亮/孔驰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