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医院工程塑料“金矿”--泰科纳来开掘_塑料
目前中国工程塑料市场很大一部分还需依靠进口,但这一趋势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前不久举行的2008国际橡塑展期间,塞拉尼斯公司旗下的泰科纳工程塑料公司亚洲商务总监姚伟峰(WilfriedJobst)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工程塑料供应还不尽如人意,但其增长潜力将远远超过欧美市场。谁提前一步进入中国工程塑料市场,谁就将获得更多的机会。
增长潜力——太诱人
据泰科纳全球副总裁罗兰·波里特(RolandPolet)介绍,现在欧美市场每辆汽车要用13磅泰科纳工程塑料,中国每辆汽车用的泰科纳工程塑料为2.5磅。就汽车工业而言,汽车销量的增长以及工程塑料在每辆车中应用的增加,将给工程塑料行业带来美好前景。近年来,电子、通讯、汽车、建材、办公用品、航空航天等领域迅速发展,直接拉动了中国工程塑料消费快速增长,中国工程塑料的生产能力也不断提高。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大部分中高档工程塑料产品仍然采用进口原料。工程塑料的大量进口给本土企业及国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在中国生产的工程塑料质量也在飞速提升,并逐渐接近国际水平。在泰科纳看来,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的潜力将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未来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07年中国工程塑料消费量达到182万吨,比2006年大幅增长了30万吨,其中特种工程塑料的用量更是从1.17万吨增加到4.5万吨,增长了2.8倍。
正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工程塑料市场的巨大潜力,在2008国际橡塑展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泰科纳明确表示,从现在起到2010年,泰科纳将在中国战略性地部署一系列投资,以性能突出的产品、多年的应用设计经验和最优化处理工艺,帮助其全球客户设计研发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应用产品。泰科纳还将陆续在华建设多个世界级的生产线,其中包括今年3月启动的南京Celstran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生产线,今年第三季度即将投产的GUR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装置,明年第一季度将要投运的高性能工程塑料混配装置,以及正在规划中的Vectra液晶聚合物和Celcon/Hostaform共聚甲醛生产装置。
同步开发——新机遇
泰科纳中国区域总经理汪云鸿(LouisWang)说,泰科纳有上千种工程塑料产品,其中很多都应用在汽车上。以前汽车行业的特点是在国外开发,在中国制造。现在则出现了中国参与全球汽车平台设计,然后推广到全世界制造的新趋势。中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向国际标准靠拢。很多中国企业都有着远大的出口目标,即不光零部件要出口,整车也要出口。工程塑料是增强汽车性能的重要材料,中国参与汽车同步研发,自然给中国本土工程塑料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
汪云鸿介绍,汽车制造商从开始设计、认证到批量生产,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产品推出的速度。谁的速度快,谁就能抓住机会。因此,中国工程塑料领域的激烈竞争将不可避免。谁能比对手先行一步,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创新的速度和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从这方面来说,全球性公司具有参与整车全球开发经验,在中国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汪云鸿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泰科纳在与全球性汽车企业的合作中,具备了很多国际性的经验,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整装水平、生产效率、环保性能、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整体水平。
如泰科纳的产品用作承载部件,可以增加汽车的安全性,同时减轻整车的重量。减轻汽车质量,有利于减少整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泰科纳还有很多材料用在汽车内饰件上,如门把手等,这些低挥发材料将可以减轻车内气味。
全球转移——好机会
姚伟峰表示,全球产业向亚洲转移,尤其是向中国转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过去向亚洲转移,多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今天向亚洲转移,更多的是因为在亚洲可以与客户进行紧密地开发合作,在技术和研发方面共同进步。而且中国已成为很多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的集散地,亚洲在全球的作用已经非常重要。泰科纳也希望能在中国为全球所有的客户提供同样高标准的产品。
姚伟峰说;塞拉尼斯和泰科纳对中国市场和亚洲市场都在进行重大投资,一是因为看到中国、亚洲的增长潜力(增长率)远远超过欧美市场;二是很多全球性的客户也在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开设公司,进行投资,并在中国进行全球采购。
他说,现在客户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卓越的工程设计,二是能引领需求,三是优良的品质。泰科纳在欧美与汽车总装厂和系统部件供应商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多年全球开发的经验和优势,将能有效地帮助客户将应用技术快速转移至亚洲,用自己在产品开发、应用开发和市场销售方面的成功经验,帮助中国客户提升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