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不是手艺,无后不必惊讶
四川夹江县有这么一个教师世家———雷氏家族。自明朝中期开始,雷家世世代代以教书为业,历经明朝、清朝、民国、新中国,迄今494年,沿袭至今已繁衍了17代子孙,向社会输送了16代教书先生。但是到了现在第17代,由于教书不景气,收入也不高,所以没人再从事教育。(9月10日《成都商报》)雷家作为教师世家得以传承五百年,确属不易,正因为其传承了五百年,至今日而一朝断代,所以未免让人遗憾。遗憾归遗憾,但从社会学或者教育本身的角度看来,雷家传承五百年的教师家族一朝断代,自是情理中的事情,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教书育人自然有技巧,但显然并不是一门单纯的手艺活,除了个人的教授技巧外,个人的知识修养,个人的职业修养显然也更为重要。雷氏一门,五百年教业,确实值得敬佩。但得以支撑其五百年的支柱,不过是家族的家风而已。但自其从明朝中期开始,一直到今日,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等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尽管以前各代都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但每个人的专长却并不尽相同。没有术业上的承传关系,每一代人有自己的时代,有自己的学识视野,所以形成子承父业的必然性并不是很大。从现实来说,雷氏家族教业断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代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反映出了新一代的生存理念和生活理念。从新闻报道看来,之所以出现断代的状况,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教书不景气,收入也不高。”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当今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教师待遇、社会地位不高,都是现实问题。但从家族来说,老子甘于清贫未必儿子就甘于淡泊,老子乐于奉献儿子未必就愿意寂寞。当然,从现实来看,这是一个个人社会选择的问题,也是个人追求的问题。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更无法去苛责每一个人。面对现实窘境,雷家后代放弃教书这个行当,完全可以理解,也是情理中的事情。雷家五百年教书,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探讨,值得我们去思考。但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其教书事业后继无人也完全正常。不必苛责,不必强求,也更不必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