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23岁未婚“妈妈”抚养地震孤儿 爱我的人理解我_河南
本报两年前报道过商丘23岁女孩儿杨柳卿两年来她一直以“妈妈”的身份资助四川地震孤儿王跃。今年春节后,杨柳卿把王跃接到身边来了,从此在商丘安家落户。
□东方今报 陈涛实习生 杨小刚/文图
“我得对孩子负责”
5月17日,东方今报在商丘市丰源小区北门杨柳卿经营的“东方时尚”摄影馆见到了4岁的王跃。王跃是四川省都江堰市向娥乡人,父母在地震中身亡,爷爷不久也去世,只有60多岁的奶奶一个亲人。
今年年初,王跃的奶奶给杨柳卿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已经60多岁了,一个人体弱多病,再无能力教管孩子,她想将王跃全权托付给杨柳卿。
而此时,杨柳卿的影楼正处于困境,杨柳卿的母亲小心地提醒她眼前的困难。“我不能不管跃跃,我得对他负责任。”杨柳卿坚持把王跃接到身边抚养,因为她未结婚,没收养资格,孩子的户口暂时迁不到商丘,没法入园。杨柳卿多方努力后,终于打动了一家幼儿园的园长,让王跃入园学习。
杨柳卿17岁时就来商丘打工,她用开婚纱影楼的收入供一家人的生活和二妹妹上大学的开支。
“以后咱永不分开”
杨柳卿告诉,孩子刚来时跟姥姥、姥爷和姨妈很亲热,就是不理她。她想拉拉孩子的小手,孩子总扭着脸。她的心一下凉了,她每月寄生活费,寄吃的、玩的,几乎天天打电话,孩子怎么那么排斥她?她用好吃的、好玩的“收买”孩子也不行。几天后,在杨柳卿小心追问下,孩子道出了实情“妈妈没去看我,我生气了”。“宝贝,对不起。以后咱们永远也不分开了,好不好?妈妈向你保证。”听她这样说,孩子一下哭了出来,委屈地喊着“妈妈”,抱紧了她。
“孩子问爸爸哪去了”
杨柳卿说,孩子是不幸的,她最知道这一点。所以该严厉管束他的时候,也会不忍。不过后来想想,老在意他的不幸,他的不幸就会成为教育他的包袱。
于是,杨柳卿决定,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不只是他的现在。在他不听话的时候,就训他,有时还很严厉。“想让他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杨柳卿说。“有一天晚上,儿子突然问我他爸爸去哪儿了,我一下就愣住了。后来我告诉他,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工作,跃跃要是听话,妈妈就拿绳子把他拴回来,跃跃还跟着说‘对,拿绳子把他拴回来’。”杨柳卿很是动情。“爱我的人,一定能理解我。这样的人,有着善良的心地和宽厚的胸怀。爱我的人,也一定要能包容和善待跃跃,直到永远。”杨柳卿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