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梓县紧紧围绕“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以群众“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看得起病”为工作立足点,改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医疗队伍建设、逐步提升医疗机构诊断治疗能力及服务能力,全县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在马鬃苗族乡龙台村卫生室,不时有附近的村民前来看病。说起看病条件的变化,前来看病的龙台村村民李正华深有感触。“以前村里还没有卫生院的时候,就是一点小感冒也只能去乡里面,有时还要去绥阳的宽阔镇,那时候车也不多,都是走路去的,一个来回就得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好了,身体不舒服,在自己家门口就能看了,如果遇到出行不便,医生还会上门就诊。”
近年来,桐梓县新(改、扩)建村级卫生室94间,医院派驻40名医生到无村医的卫生室服务,彻底消除行政村卫生室空白点,像龙台村这样的村级卫生室,全县已达家。
“十三五”以来,桐梓县持续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医院第二住院部也于今年8月动工建设;新建水坝塘镇、狮溪镇等4家乡镇卫生院,初步建成三大区域医疗中心,中心乡镇辐射带动一般乡镇,逐步在基层形成“做强中心乡镇、提升一般乡镇”的发展模式,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不好病”的问题。
不仅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三五”以来,医疗服务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走进今年7月医院,智能终端挂号机、缴费绿色通道、无障碍电梯等一应俱全,全心全意的优质服务让患者看病更满意。
医院看病的市民罗玉桥谈到现在就医的便捷,激动向记者描述了现在的变化:“现在就医非常的方便不用排队,在挂号机上就可以预约了,这个机器还可以缴费,医生的态度也非常的好,有什么不懂的他们会耐心地给你做讲解,找不到的科室他们有空就会亲自带你去,没有空也会跟你讲怎么走,现在的看病条件,还是非常满意的。”
燎原镇蟠龙社区的居民罗庆芬是一名高血压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她的签约医生周琴都要上门为她测量血压,指导她的健康饮食和检查身体健康状况。罗庆芬为此非常感动:“周琴医生经常来我家关心我的身体情况,没几天就要来一次,带着我们吃的药,来帮我们测量血压,对于我们吃的盐啊各方面也非常关心,她对我们很好,我们非常满意。”截至目前,全县已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份,常住贫困人口签约率达%。
为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桐梓县持续强化健康扶贫工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90%以上,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所有民营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住院实行的“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更是让群众没有了后顾之忧。
医疗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桐梓县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邀请东部医学专医院、医院协助打造重点专科建设,同时组医院进修培训,让桐梓县医疗专业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桐梓医院副院长王珲告诉记者:“县医院紧盯老百姓的需求,发展重点学科,一方面让本地医务人员‘走出去’进修和培训,一面引进有资历有实力的学科带头人‘走进来’发展重点学科,通过不断努力,医院学科服务能力的建设,仅年,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项就达到了78项,医院的救治服务能力,也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十三五”期间,桐梓县医疗水平稳步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规范,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大幅加强,卫生应急体系成效凸显,中医药事业全力发展,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为全县走进小康生活提供了健康保障。
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文林对记者表示:“目前,桐梓县已经实现了群众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有医疗保障的看病,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升就医环境,让群众体验到医疗发展带来的实惠。”(罗永波谢乙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