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http://bdfyy999.com/01
“这么大个人了,冷了不会自己穿衣服吗,这也能感冒!”
“真好笑,难不成是我特意把自己弄感冒的吗!”
这样的对话中来自我的父母。
起因很简单,那次突然降温,母亲不小心受凉感冒了,父亲给她找药的时候忍不住唠叨了几句。
其实父亲明明是想要关心母亲的身体状况,可是说出口的话却拐了弯变了味,让人听着窝火。
一旁的我听到这番对话,不禁捏了把汗,生怕他们俩下一秒又吵起来。
后来,他们倒是没有吵起来,只是两人谁也不愿意理谁。
那天晚上,母亲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以后啊,一定要找一个对你好好说话的人。”
回想父母结婚相伴多年,但婚姻质量却谈不上有多高。
两人凑在一起总是话不投机,说不到三句话就充满了火药味。父亲觉得母亲答非所问,他往东她就偏要往西去;母亲则觉得父亲讲话粗声大气,简直是奔着吵架而去。
母亲感冒后,父亲想让她别碰凉水洗衣服了,原本提醒一句“感冒了你就休息吧”就好了,结果话一出口却变成了“还洗什么啊,多碰凉水感冒容易好是不是”。
于是争吵再一次爆发。
双方你来我往,梗着脖子都不肯认输,最终在吵吵闹闹中不欢而散。
后来两人干脆互不搭理,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两人坐在沙发一头一尾,拿着手机各自玩。
表面上看两人是不闹腾了,相安无事。
但夫妻二人不说话不沟通,又怎么能传达彼此心意,知晓对方所想呢?
不好好说话,会让两个人的心越来越远。
02
出乎意料的是,五一假期回去,我发现家里的氛围竟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母说话开始有商有量,轻声细语,不再像之前那样你顶我一句我回十句,每句话也不再带着指责。
因为说话方式变了,连带着人也变了不少。父亲嘴角总是含笑,变得温和体贴;母亲也找回了久违的柔情似水,眉眼间散发着温柔的气息。
我不解地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她笑着说:“也没什么,只是我们开始学会好好说话了。”
原来,有一次母亲炒菜忘了放盐,父亲尝了后习惯性地念叨:“这你也能忘记放盐,这菜都白做了!”
按照以往,母亲肯定是大声反击“一时忘记了而已,你爱吃不吃吧!”,接下来自然又是一场骂战。
但那天母亲可能累极了,也顾不上父亲的念叨,小声地说了句:“啊,我忘记了,今天一时忙晕了。”
父亲一时语塞,显然没有料到母亲的反应。顿了一会儿他说:“没事,我去重新炒一下就好了。”
这下轮到母亲诧异了,原来两人都轻声说话的感觉是这般美好温柔。
尝到好好说话的甜头后,两人不约而同开始温柔说话,耐心地回应对方的问题。
慢慢地两人有了更多的话题,每天晚上开始和对方一起分享当天发生的趣事。
随着沟通的增多,两颗心也贴得更近,关系自然相处得越来越和谐。
知乎上有人问:“你见过情商最高的行为是什么?”
底下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即使对最熟悉、最亲切的人,仍然保持尊重和耐心。
深以为然。
我们经常在外面对不亲近的人表现得彬彬有礼,而对跟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却口无遮拦。
殊不知,这些简单粗暴的语言正在一点点侵蚀着彼此的感情。
作家高阳曾写:“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有时候你无意说出的话,很有可能成为刺伤亲近之人的利剑。
明明可以简单讲述,却加上让人难堪的反问;明明是传递关心,却表达出责怪的意思。
于是矛盾和误会就在各式各样的不好好说话下累积,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好好说话,其实是因为爱而克制,也因为爱而耐心。
所以才会有犹豫是否要开口的瞬间,把伤人的话咽回肚子里。
所以才会将说出口的每句话都倾注了柔情,不舍得伤害对方。
03
想起有一次和朋友去旅游,我们按照攻略上的指引来到了当地一家特色小店。
尽管还没到饭点,店内就已经满位了,我们只好在店门外坐着等。
我们身后有一对情侣,女孩子大概是等得不耐烦了,忍不住和旁边的男生牢骚一句:“这等得也太久了,真累!”
男生立马接话:“还不是你非要来这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那么好吃。”
女生听到这话显然被激怒了:“行啊,既然你这么不想来,那都别吃了!”
“不吃就不吃!我还不想和你来,麻烦死了!”男生说完干脆直接转身离开。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双方始终耷拉着脸,低气压强大到我和朋友忍不住往前挪了一下位置,唯恐不小心引爆这压抑的气氛。
最终这对小情侣吵着离开了小店,饭自然没有吃成。
这对情侣走后不久,又来了一对中年夫妻。女子把头靠在男人身上,男人的手轻轻揽着她,两人面色平和,没有多余的表情,却有种说不出的和谐氛围。
静坐了一会儿,女人开口:“等了有点久哦,你累不累?”
“不累,你不是想吃这个嘛,我看也快到我们了。”
“那等会儿吃什么呢,你有没有特别想吃的?”
“太热了,我想等会儿进去立刻叫个冰粉吃,好不好?”
“好啊,我也想,我还想吃个小酥肉。”
……
两人一直在轻声细语地聊天,说的都是一些日常琐碎,可是他们却津津有味,不急不缓,语气丝毫没有不耐烦的迹象。
不禁想起刚刚离开的那对情侣,同样的意思,用不一样的方式说出来,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
用温和、商讨的方式说出来,对方感受到的是体贴关怀;而用暴躁、指责的方式说出来,对方感受到的则是责怪抱怨。
王小波在《爱你就像爱生命》里写道:
“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话一样。”
一句话能哄人笑,也能让人跳,全看你有没有好好说话。
04
日本名僧道元禅师曾在《正法眼藏》中提到“爱语”这个词:
“在与人接触时,若总是能让自己持有一颗体贴之心且用温柔的话语说话,那么你说的这些话便是爱语。”
我们要对身边人怀体贴之心,说温柔之话。
夫妻两人经年累月生活在一起,经过时间的打磨,什么是爱,已经说不清道不明。
彼此的爱已经无需甜言蜜语轰轰烈烈,而是融入进日常生活中细碎的你一句我一句中。
两人可能讨论孩子的升学问题,也可能讨论明天吃什么。
正事也好,琐事也罢,两人说话时,语气中暗藏的那点温情缠绵,才是爱的感知。
人海茫茫,愿你找到那个对你好好说话的人,给彼此最美好的善意,最长久的温柔。
END
作者简介:清月,多家平台原创及签约作者,深度写世情。理性又温暖,愿用文字点亮生命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