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铝合金门窗”国家标准GB/T-,已于年3月31日发布,并将于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代替现行的GB/T-标准,版的铝合金门窗国家标准相比版标准,在标准的适用范围、门窗分类术语、门窗基础性能要求、门窗用铝合金材料要求、门窗构造细节要求、门窗加工精度、门窗反复启闭耐久性试验、产品标识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完善。
01门窗分类术语
新国标的第一个变化体现在门窗的分类术语上。此次新国标的门窗分类原则,从原来的按“使用功能”修订为按“性能”划分,将“遮阳型”修改为“隔热型”,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保温隔热型”和“耐火型”门窗类型。这一变化为消费者和门窗企业带来了极大便利,从门窗的类型名称上来看就能清楚明白该门窗的主要性能和特点,降低了消费者的理解成本。
简单归纳总结:
普通型门窗:
①满足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指标的外门窗;
②仅有气密性指标要求的内门窗;
③无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隔声性、保温性、耐火完整性等性能指标的内门窗。
隔声型门窗:
满足空气声隔声性能值不低于35dB的门窗。
保温型门窗:
满足传热系数K小于2.5W/(㎡·K)的门窗。
隔热型门窗:
满足太阳得热系数SHGC不大于0.44的门窗。
保温隔热型门窗:
满足传热系数K小于2.5W/(㎡·K)且太阳得热系数SHGC不大于0.44的门窗。
耐火型门窗:
在规定实验条件下,关闭状态耐火完整性E不小于30min(分钟)的门窗。
根据以上标准,当我们看到产品名称时,能够容易地区分该产品的主要性能和效果,从而更加方便地选择符合需求的门窗产品。
02门窗基础性能要求
时代不断进步,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宜居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门窗的性能指标也在与时俱进。门窗基础性能作为检测门窗品质的关键标准,新国标对基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密性能:
外门的水密性能值ΔP不应小于Pa,外窗的水密性能值ΔP不应小于Pa。
气密性能:
具有气密性能要求的外门,其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q1不应大于2.5m/(m·h),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不应大于7.5m/(m·h);具有气密性能要求的外窗,其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q1不应大于1.5m/(m·h),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不应大于4.5m/(m·h)。
空气声隔声性能:
隔声型门窗的隔声性能值不应小于35dB。
保温性能:
保温型门窗的传热系数K应小于2.5W/(m·K)。
隔热性能:
隔热型门窗的太阳得热系数SHGC不应大于0.44。
此外,新国标还对耐火性能、采光性能、防沙尘性能、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等进行了相应规定,更加全面地规范了门窗的各项性能。
03门窗用铝合金材料要求
作为门窗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铝合金型材是一切铝合金门窗的基础。选择在合金成分、结构设计、型材力学性能、加工精度等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铝合金型材,是对门窗产品品质的溯源性保障。版新国标对铝合金型材材料的要求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具体标准如下:
①外门窗主要受力杆件所用主型材基材壁厚公称尺寸(壁厚)应经设计计算和试验确定。
②外门用主型材基材壁厚(附件功能槽口处的翅壁壁厚除外)公称尺寸(壁厚)不应小于2.2mm,内门不应小于2.0mm。
③外窗用主型材基材壁厚(附件功能槽口处的翅壁壁厚除外)公称尺寸(壁厚)不应小于1.8mm,内窗不应小于1.4mm。
门窗基材允许偏差
门窗的型材允许偏差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壁厚和结构稳固等。相较于版国家标准,版新国标中对型材壁厚的偏差精度要求达到超高精级。
基材横截面尺寸及允许偏差:
①有装配关系的门窗主型材基材壁厚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应采用GB/T.1规定的超高精级。
②有装配关系的门窗主型材基材非壁厚尺寸允许偏差宜采用GB/T.1规定的超高精级。
门窗产品在设计的时候有一个“公称尺寸(壁厚)”,这是设计的理想值。但是受到加工环境、工艺和加工设备的影响,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尺寸,我们称之为“实测壁厚”,和设计时的“公称尺寸(壁厚)”会有一定的差别,简单说来就是有偏差值的存在。超高精级是国标中规定的最高等级加工精度,其偏差也是最小的。
在GB/T.1-超高精级壁厚允许偏差表中,A表示翅壁壁厚,B、C分别表示封闭空腔周壁壁厚和两个封闭空腔间的隔断壁厚。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