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走高,截至收盘,沪指报.70点,涨0.65%;深证成指涨1.23%;创业板指涨1.62%,成交额.84亿元。沪深两市合计成交.47亿元,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7.56亿元。
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实现稳增长预期目标的重点支持产业之一,随着疫情逐步缓解以及多部委力促汽车消费,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有望近期出台,产销将迎来恢复性增长,汽车板块超跌反弹后的上行空间和持续性或许会增强。
汽车板块火爆,多股涨停
盘面上,汽车板块表现活跃,汽车整车(BK)指数一度大涨6.38%,截至收盘涨5%。中集车辆20CM涨停,中通客车、中国重汽、长城汽车涨停,北汽蓝谷、比亚迪、江淮汽车、小康股份涨逾5%。
汽车整车的上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飙升,汽车零部件也上涨1.39%,中捷精工涨逾10%,日上集团、英利集团、沪光股份、铭科精技、中马传动等涨停。
汽车行业进入复苏三部曲
从供给层面上看,随着疫情逐步缓解,行业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多家车企预计5月下旬开始逐步恢复至双班产。
从需求层面上看,受疫情冲击影响,汽车产销在年4月出现40%以上的大幅下滑,多种悲观预期叠加下,市场对汽车行业消费刺激政策的预期开始升温,潜在汽车消费政策有望改善行业需求。
从政策层面上看,多部委力促汽车消费,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有望近期出台。4月份以来,广东、辽宁、江西、山东、天津、海南、安徽、浙江、福建、河北、内蒙古、云南、重庆等全国多个省市出台了汽车促消费相关政策。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实现稳增长预期目标的重点支持产业之一,疫情缓解后产销将回补,迎来恢复性增长。
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涨价、长三角疫情对全国汽车产业产销的冲击、宏观经济走弱引发对汽车需求不足的担忧,对汽车板块形成轮番冲击。3月以来铝价等大宗价格持续下行、外币快速升值,成本端压制因素均在缓和、反转。
因此,多家机构纷纷表示,限购政策宽松化+促消费政策如约而至,是支撑我们看好疫后汽车消费复苏的信心。
估值有望迎来修复,汽车股配置价值重现
东莞证券认为,前期板块在受到疫情冲击后经历大幅回调,市场对悲观预期充分释放,叠加边际改善预期,估值有望迎来修复,配置价值重现。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