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为您解密感冒
风寒外感
现在的感冒,多是风寒外感,这是感冒的最主要的类型。
风寒感冒的主要特点:寒邪挟风,外束皮毛,使人的体表受寒,然后阻滞气血经络的运行,让防御部队到达不了指定的位置,导致外邪入侵。此时,会打喷嚏,流鸡蛋清一样透明的清鼻涕,浑身发冷,怕风,呛咳,头疼,手脚冰凉,鼻音重。这些都是重要的诊断指证。
这个阶段,邪气尚浅,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快速结束战斗,不会出现后面的各种严重问题。
那么,此时该怎么办呢?一切让身体温暖起来,气血通畅的方法,都是可以的。所以,此时的上策,是补正气的同时,让身体温暖起来。
怀山药是补脾补肺的利器,种植户讲他们在刚刚感冒的时候,就用一把怀山药片,熬水一大碗,趁热喝下去,然后盖上被子睡一觉,就好了。
这个方法我学习来以后,给自己和家人数次使用,无不立效,所以特别推崇,后来仔细琢磨,这个方法就是一方面补正气,另一方面温暖身体,一举两得。
方法:干怀山药片50克,熬水,开锅30分钟,喝山药水。或者用怀山药粉30克,先用一点温水,将山药粉调成糊糊,然后用刚刚烧开的开水,猛地冲下去,然后用调羹不断搅拌,这样山药粉就变成了像藕粉一样的糊糊,放温,喝下去,多披件衣服,让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除了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借用身边的各种条件,让身体温暖起来,虽然没有补正气的作用,但是救急也是可以的。比如,我们可以从药店买来紫苏叶,如果感觉自己受寒了,就马上用紫苏叶三克,熬水,熬开锅三分钟即可,然后趁热服下。等到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微微出汗,意味着气血循环通畅了,但是千万不要大汗淋漓。也不要饿着肚子发汗。因为脾胃空虚,发汗是很难的,所以喝点热粥是最好的。用热水或者紫苏叶的水泡脚,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还可以用电吹风,来吹后颈部的大椎穴那里,也可以让身体温暖起来。总之,任何让身体温暖起来的方法都是可以的,总体要达到的指标是:微微出汗。然后,注意保暖,不要被风吹到,则身体就很容易恢复了。这个阶段,如果开始没有控制住,感觉有些严重了,可以服用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这个药说是“清热”的,其实里面是温热的药物多,可以散寒。当我们气血运行正常,外寒感冒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胜利了,就不会有后面的阶段了。外寒里热可是,如果第一阶段没有控制好,则外寒深入,就来到了第二个阶段——外寒里热。特点:外寒依旧在,喷嚏,流清鼻涕,发冷;里热也产生,咽喉红肿疼痛,开始发烧,或者鼻涕变*。这个阶段,如果用药得当,也是可以自己处理的。推荐搭配:藿香正气水,配合抗病*口服液。藿香正气散收录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散寒祛湿,芳香祛秽的作用。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紫苏叶、白芷发表解汗;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配桔梗开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这个方子,古人到了污浊的地方,遇到山岚瘴气,就要服用的。同样的道理,我觉得现在只要看看外面的天气有雾霾,在外感的时候就可以辅助使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对于孩子,可以用棉球蘸藿香正气水,最好是那种不含酒精或酒精含量低的,放在孩子肚脐里,然后用创可贴封住,效果也可以。抗病*口服液成分里有板蓝根、石膏、芦荟、生地*、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清热解*的药物居多。两个中药搭配,基本上可以解决第二阶段的感冒。如果不见效或者邪气更深入了,请就医辩证用药。
往期精彩回顾皮肤干痒燥,试试这杯茶~
改善脾胃刮此穴,简单有效~
冬天喝此汤,有升有降,有散有收,温中暖胃,中国人都喝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原作者罗大伦博士,小编略有删减。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提醒:本平台分享出来的方剂、配穴建议、施灸方案等仅供同道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就医辩证诊治,网络推断不会太精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