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了,咳嗽;感冒后期,也咳嗽;现在就连不感冒,夜晚或晨起时都会咳嗽。
经常会听粉丝群里讨论:
最近孩子又清晨咳嗽了,听着似乎有痰,孩子不会吐,但过几分钟痰声又没有了,观察孩子的精神、食欲、大小便,均正常,也不发烧。
家长就开始担心:是不是有什么“炎症”啊?
要不先吃几片消炎药吧。
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孩晨起为什么会咳嗽。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容易受到其他邪气的侵袭。
孩子的肺脏内积聚了一夜的痰浊,晨起时会侵袭肺脏,影响了肺脏的升降功能,因而出现咳嗽的症状。
这是宝宝的保护性反射动作,生成的痰浊,可借咳嗽反射的动作排出体外。
那好好的,宝宝体内为什么会产生痰浊呢?
人的呼吸道一般是保持湿润的,且呼吸系统的黏膜、纤毛等,会对吸进的空气进行过滤,过滤出来的垃圾就形成了痰。
而中医里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又指出脾虚容易生痰。
脾胃不好,就会影响消化功能,尤其是冬天,受寒后更易致脾虚生痰。
表现出来可能就是痰多、晨起咳嗽有痰,可能还会伴随大便稀、手脚凉的情况,甚至浮肿、脉弱无力。
那这样的“晨咳有痰”该如何调理呢?
自然是从脾胃调理入手,推拿要采取“温阳健脾、止咳化痰”的治则。
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
(唯有在调理虚寒症状时用补法)强健脾胃;
补益肺气;
顺气化痰,平衡阴阳;
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和胃降逆,健脾助运;
(痰多加丰隆):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另外,还要多注意饮食,尤其是晚上,最好不要给宝宝食用过咸、寒凉、肥甘厚味的食物。
肥肉易生痰,要少吃,可以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精瘦肉。
津液是什么?
就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统称,可以营养和润泽体内组织器官,简单来说是被身体吸收利用,可以用作支撑身体循环的液体。
秋冬季节,气候比较干燥,体内的津液不知不觉就消耗掉了很多;且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久而久之,体内的津液就会越来越少。
肺脏“喜润恶燥”,晨起时肺也想“喝点水”,但体内津液不足,宝宝就会出现咳嗽的情况。
如何补充津液呢?
可以给宝宝喂一些大米汤来补充津液,或者煮一些乌梅白糖水、酸梅汤,酸酸甜甜的口味孩子喜欢,还能起到补充津液的作用。
除了这两种原因之外,如果有的孩子是过敏体质,晨起时遇到粉尘或冷空气也可能会咳嗽。
爱过敏的孩子要远离过敏原,还要加强身体素质,可以每天早上给宝宝捏脊3-5次,搓搓背部的督脉(沿着脊柱,搓到温热发红为度),帮扶正气。
晨起咳嗽的原因了解了,那早上起床后,孩子打喷嚏是怎么回事呢?
晨起打喷嚏是受寒了吗?可以这么理解。
早晨的气血最弱,经脉最不通畅,是人体“虚和寒”所导致的。
鼻为肺之窍,是呼吸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与外界相通,是外邪入侵人体的必经道路之一。
《素问》中记载:“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
意思是,鼻窍内的阳气充盈,能将存留在鼻内的六邪之气通过打喷嚏的方式赶走,使其不滞留在体内导致生病,是人体阳气和利,正气强盛的标志。
所以起床后,身体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动阳气运转,体内积累了一夜的阴邪开始往外排,所以孩子才会出现晨起喷嚏连连。
但孩子晨起打喷嚏,也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异常情况与感冒或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干预。
那为什么有时孩子不打喷嚏,有时打呢?
如果孩子晨起打喷嚏,要注意最近是不是不小心受了寒:晚上蹬被子,早上用凉水洗脸,饮食有些偏凉等等。
受寒后如何及时处理?泡脚呀!
用热水泡脚,本身就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改善孩子手脚冰凉、受寒的情况。
家里有艾叶的,还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