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那年的春晚,在一个叫做《钟点工》的小品中,宋丹丹老师告诉全国观众把大象放进冰箱拢共需要三步:
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
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去;
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噢耶\(^o^)/
一方面,这个回答提供了一种逻辑上面无懈可击的美感;另一方面,在最为关键的第二步,却又故意忽视了科学性问题,因此也引得全国人民一阵哄笑。
那一瞬间的我,却急得想把脑袋伸到电视里面,我迫切地想告诉全国人民,其实把大象放到冰箱里真的只需要这三步,当然前提是——找到一只欧洲矮象。
冰箱里放大象的科学解:核心在于矮象。图片:科学网
不是所有象都是“大”象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种动物叫做“大象”。人们心目中的大象,或者是现生的亚洲象和两种非洲象,或者是已经灭绝的猛犸象、剑齿象。它们有的身披长毛,有的门牙宽大像个铲子,有的长着四根象牙,可是毫无例外的都是体型庞大的陆地巨兽,没有天敌、威风八面。但是……
和西西里大天鹅在一起的欧洲矮象——恩,它已经成年了。PS:左下角可以看到欧洲矮象和人类体型的对比。图片:eartharchives.org
矮象的发现直接颠覆了人们对象的认知——原来这个星球上曾经生活过一种Q版的小可爱象,个头就像个蹦蹦跶跶的小马驹,肩膀还没有一米高,站在地上,人类可以随便垂下手摸摸它们的脑袋。
根据出土的欧洲矮象骨骼复原出的成体和幼体相对大小。图片:AsierLarramendi/devian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