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
TUhjnbcbe - 2022/7/5 16:24:00

近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发布《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了年度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总结了不良资产行业当前四大特点:AMC的不良资产主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且存量项目的资产质量有进一步下迁的可能,令AMC自身的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年中国经济突出的灰犀牛式风险来自地方城投平台违约风险;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尚未完全暴露;信托行业违约风险将在3年内释放。敬请阅读。

转《金融读书会》的评论:

该报告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数据挖掘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年度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发展趋势。该报告已连续14年发布,报告编纂过程中对外部专家学者、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和中介机构等五类人士进行了问卷调查。


  ▍看点一:AMC主业盈利难处置难度增加


  报告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之下,部分企业短期内难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AMC存量项目新生成不良将侵蚀利润,若不及时加以遏制,将对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标造成冲击,进而对公司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指出,供应端商业银行对资产包售价的敏感性提高,AMC收包竞争激烈;处置端不良资产二级市场陷入低迷,处置风险高,叠加项目处置风险周期延长,收益不确定性增加,令主业盈利模式面临挑战。


  年不良资产一级市场资产包收购价格较年稳中有降,但与往年相比降幅收窄,部分不良资产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存在资产包价格反弹的情况。但二级市场活跃程度明显下降,不良资产处置难度显著增加,资产管理公司对存量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明显放缓、处置周期有所延长。


  与年相比,年资产管理公司将适当加快处置进度以缓解来自资金成本、资本占用等方面的压力,二级市场投资者参与不良资产投资的态度将更加谨慎,通过配资方式参与不良资产投资受到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二级市场投资者青睐。


  年,不良资产一级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疫情对不良资产市场交易活动的影响将逐步减弱,随着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加大,不良资产市场成交规模有望保持相对均衡,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特点。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推包规模将较年显著增长。


  ▍看点二:年不良资产服务商机会增加


  律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及服务商(含投资人)等第三方机构受访者普遍认为,年所在机构参与不良资产项目的整体规模小幅增加,预计年提供不良资产服务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多,团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其中不良资产服务将主要针对制造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损失类不良贷款。


  预计年资产管理公司将扩大不良资产收购规模,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其中实质性重组将是资产管理公司最主要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个贷类不良资产业务时应审慎收购,加强与律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等外部机构的合作,并采取多元化的处置手段。


  此外,服务商(含投资人)受访者认为,年二级市场投资机构收购不良资产的规模有所扩大,且其投资不良资产的主要动机是进行阶段性的增值运作。除盈利空间外,风险控制手段是其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另一重要因素。


  ▍看点三:地产和城投是灰犀牛


  据中国东方课题组统计,从年报披露情况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显著上升,由年亿元升至年亿元,增幅50%。同时期,房地产贷款余额由4.64万亿元升至5.17万亿元,增幅11%。


  报告称,与年调查结果相比,年制造业贷款风险的集中度已经从各行业之首下降至第二位。而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新增贷款集中度上升为首位,这主要与这两个行业的存量贷款余额占比高及房地产行业未来增长空间不足有关。


  此外,81%的受访者认为年中国经济突出的灰犀牛式风险来自地方城投平台违约风险。


  ▍看点四:年银行不良率将上升至2.34%


  中国东方课题组表示,调查认为年银行业不良资产尚未充分暴露。调查结果显示,89.71%的受访者认为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风险尚未充分暴露,7.35%的受访者认为是基本充分暴露,2.94%的受访者认为是尚未暴露。


  该调查报告援引市场观点称,有认为商业银行实际不良率约2%,也有认为高达5%的观点;调研显示,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多数认为不良率的公开数据于实际情况相比被小幅低估,即公开的不良率是偏低的;课题组认为公开数据可能存在偏低现

象,但偏离程度并不严重。

 

-今日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北京6.26-28)不良资产处置从入门到精通实战必修课!

—?欢迎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