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岐*公社”→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
辨治咽痛咽部囊肿
邵某,女,43岁。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咽部不适5天。
患者因咽部不适,咽干痛,气管镜检查发现喉部囊肿,要求服中药治疗。诊见:精神尚可,纳一般,咽干痛,大便干,小便尚调,舌红苔薄,脉细。
中医诊断:喉痹(阴津不足,喉部不利);
西医诊断:喉部囊肿。
治法:养阴散结。
初诊处理:
玄参20g,辛夷花15g,苍耳子15g,僵蚕12g,苦丁茶15g,决明子15g,麦冬20g,甘杞子20g,全蝎粉4g(分冲),大贝母15g,甘草6g。14剂。
二诊:药后左侧颈部胀感,会厌囊肿,咽干,大便干燥,舌红苔薄腻,脉弦细。前法继治。
处理:上方去苦丁茶,加生石膏30g(先),细辛3g,夏枯草10g,钩藤10g(后)。7剂。
三诊:患者药后症状缓解,近又感咽部阻塞,口干,眼糊,大便干燥,纳食一般,舌质红苔薄少,脉细。
考虑:阴虚火旺、气机郁结,宜滋阴降火为主,不可寒凉伤阳。
处理:
珠儿参20g,枸杞子、菊花各12g,川石斛20g,决明子15g,辛夷10g,紫背天葵15g,赤芍、白芍各20g,全瓜蒌30g,蜂房10g,僵蚕12g,玉蝴蝶8g,甘草6g,绿萼梅10g,挂金灯10g。14剂。
四诊:患者诉服药期间饮食减少,遂停药数天,但咽喉阻塞又起,咽痛,后背疼痛,左颌下胀,舌红苔薄,脉细。
前法继进,原方加夏枯草以清肝火、消瘰疬,生牡蛎、昆布、海藻、大贝母、金果榄以散结消囊。
具体处方:
珠儿参15g,玄参20g,夏枯草15g,生牡蛎30g,昆布12g,海藻10g,大贝母10g,金果榄10g,玉蝴蝶8g,全瓜蒌20g,陈皮8g。14剂。
五诊:患者诉咽痛已瘥,唯感颈部作胀,牵及胸胁,大便正常,舌淡苔薄,脉细。予以养阴柔肝理气为治。
处理:
柴胡10g,赤芍、白芍各15g,葛根20g,枸杞子、菊花各15g,决明子15g,夏枯草15g,金果榄10g,大贝母15g,僵蚕10g,玉蝴蝶8g,娑罗子15g,绿萼梅10g。14剂。
随访患者基本已愈,以清淡食养。
诊疗思路此为喉部囊肿案例,患者因咽部不适,咽干痛,行气管镜检查发现喉部囊肿来诊,舌红苔薄,脉细。
朱师考虑其为肝肾阴亏、痰火内郁,结而成核;立“养阴散结”法,处以玄参、辛夷花、苍耳子、僵蚕、苦丁茶、决明子、麦冬、甘杞子、全蝎粉、大贝母。
朱师曾取僵蚕、贝母、全蝎,合夏枯草、玄参创制“消瘰丸”,对于瘰疬、核肿硬未化脓者,起到很好的化痰通络、散结消核之功。方中用决明子、麦冬、甘杞子,一则因患者阴津不足、燥结之象明显;两则处于更年期女性,肝肾冲任失调,阴阳失燮,用之以治本。
服药21剂后患者症状缓解,后出现咽部阻塞,口干,眼糊,大便干燥,纳食一般,舌质红,苔薄少,脉细。此阴虚火旺、气机郁结所致,遂以清降虚火、调理阴阳着手,予珠儿参、枸杞子、菊花、川石斛、决明子、辛夷、紫背天葵、赤芍、白芍、全瓜蒌、蜂房、僵蚕等,获效。
跟诊体会此案例治疗,朱师始终抓住几个要点:
①情志因素,更年期女性,肝肾失调,阴阳不和的病机特点,灵活辨证。
②针对具体病灶,以消结散瘀为着眼点,贯穿始终。
③固护正气,慎用苦寒之品,确须要用,亦多在温补基础上,酌加寒凉之品,如二诊用生石膏的同时还要先煎,夏枯草以清热散结同时加用细辛。
本文选自:《朱良春疑难杂症辨治薪传实录》,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陈*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