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碰到一个感冒患者,出现咳嗽,喉咙痛,
自己去药店买感冒胶囊与头孢类抗生素。
许多人会有一种“经验”,有炎症就买点抗生素消炎,赶紧把病祛除,
然后就是买回一堆的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病,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滥用抗生素!
消炎药等于抗生素?
不仅是普通家庭,就连很多药店人员都容易搞混。
认识炎症与消炎药
炎症是一种症状,常见的就是“红肿热痛”,消炎药只是负责扑灭它们。
“红”,是因为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引起的,例如我们手不小心被划了一刀,也会变红,那么就需要运送一些新生的细胞、纤维细胞等进行修复,同时也会有白细胞过来保卫,进行消*杀菌,以防感染。所以,出现发红的炎症症状,并不完全是因为细菌。
“肿”,血管在肉的深处,伤了皮肉,肿起来就相当于开放更多的通道,让血管里面的细胞出来修复受损的组织,清出炎症部位的液体与*素,以及运送更多营养给负责修复的细胞。
“热”,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一些炎症因子,导致身体发热,让入侵的细菌、病*不舒服,这些咱们身体的免疫部队,清理它们也变得更容易。
“痛”,炎症部位,肿起来了,就会触碰到周围的一些神经组织,产生疼痛感,警告你的身体,要好好保养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炎症不全是坏的。消炎药,只是抑制这个反应不要过强,让你感觉没那么不舒服而已,并不是对因治疗。
世卫上次提到的“地塞米松”,就是利用消炎的作用,抑制肺部炎症的扩大,降低了新冠肺炎的重症的死亡率。
消炎药的分类:分为糖皮质激素和非甾[zāi]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常见的有甲泼尼龙、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药名后面有个“龙”或“松”字比较容易认。
非甾体抗炎药,常熟悉的有阿司匹林,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大家平时买来止痛的就是这一类比较多。很多止痛药,用多了感觉再用发现不怎么止痛了,因为产生耐受性,常见于一些癌症止痛。
认识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它主要是用来杀菌或抑菌,但不全是,它还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所以抗生素也不能等同于抗菌药,它们的大概关系如下:
抗生素根据来源分两种:一种是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分泌产生,另一种是人工合成。
人类利用它,去杀伤或控制致病微生物的细胞或人体不健康的细胞而发挥作用的。
例如细菌类抗生素,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冠头孢菌产生头孢菌素等,药店常见的阿莫西林,头孢先锋、红霉素软膏、氯霉素滴眼液等,就是属于这一类。
真菌类抗生素,灰指甲使用的口服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抗肿瘤抗生素,如阿霉素、博来霉素、阿克拉霉素、放线菌素D等,通过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作用,对动物肿瘤增殖具有抑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
因此,在某些疾病治疗过程,抗生素被称为“消炎药”,并不是全错的。从结果上看,它如果对因治疗,把致病的微生物给控制或杀灭了,的确炎症也会慢慢消下去,相当于“消炎”了,但不能把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
抗生素起名也比较有特点,常用的药品名字:XX霉素,XX西林,XX康唑,XX硝唑,XX沙星,XX环素,XX培南,磺胺XX,等等。
如果忘了,那就看药品功效,如果说明书上有「适用于XX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感染」,那就是抗生素了。
合理使用抗生素,拒绝滥用抗生素以及私自停药
抗生素能尽量使用窄谱的,就用窄谱的。抗生素根据抗微生物的范围,分为广谱与窄谱,广谱的意思是对多种微生物起抑杀效果,窄谱就是对单一或几种起效。因为我们肠胃有许多有益的菌群,如乳酸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使用太多广谱的抗生素,就越容易错杀掉于身体有益的伙伴,抵抗能力也就无形之中下降了。
拒绝滥用抗生素。生物是根据不同生存环境而进化的,就像北方人比南方人更耐低温。过多使用抗生素,会让致病菌得到了“锻炼”,慢慢产生耐药性,而且最怕这些细菌产生耐药性后,还发生传染繁殖,那么以后抗生素的使用就会越来越难起效,所以不要一有感冒发烧,医院或药店购买抗生素。
确认致病原后,抗生素按疗程用药,不要私自停药。一些微生物致病菌的生存能力比较强,如果初愈就停药,有可能致病原还没团灭,产生了“死灰复燃”,同时致病原有了对抗抗生素的经验,再使用原来的药物,可能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消炎药与抗生素的区别了吧?
消炎药,是对症发挥作用,主要是把炎症给镇下去;
抗生素,是对因发挥作用,主要是把感染的致病原给杀灭或控制。
有时治疗感冒,自己跑去药店买抗生素,竟然就治愈了,那是因为有些抗生素是广谱的,很多感冒发烧,的确也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这样碰巧治愈的可能性就高了,但也容易造成抗生素滥用。
感冒,如果发烧比较严重,最好是先把烧给退了,然后通过检查确定一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再对因治疗,尽量少用抗生素。
最后补充说一下,有些感冒发烧,是病*感染引起的,抗生素是不起作用的!原因是抗生素是作用于细胞的,但病*没有细胞结构,只是简单的蛋白质外衣+核酸遗传物质,所以对付病*性感冒,得用抗病*药物,而非抗生素。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