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好文百里挑一#
普通百姓所说的感冒,在医学范畴内,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因,是鼻病*所致。实际上,目前对于普通感冒,缺少清除病*的特效方法,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有些人感冒后,想快点好起来,会将2种,甚至多种感冒药混起来吃。这样随意用药,会增加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肝脏疾病患者,严重时可能带来生命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咱们现在就为大家分析原因。
感冒的经历,大家都有切身体会,通常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发热、周身酸痛、咳嗽、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因此,感冒药,主要包括解热镇痛、镇咳、袪痰、对抗组胺、减轻鼻腔黏膜充血、抗感染等功效,这些药物,有些是单方制剂,但是,多数是复方制剂,其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因此,如果将几种感冒药混起来吃,势必造成过量或超量用药、重复用药,从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感冒药的常见种类或主要成分,第1种,是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药物,主要作用是解热镇痛,可以退烧、缓解头痛、减轻周身酸痛及咽喉疼痛。第2种,是伪麻*碱,主要作用是选择性地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从而减轻鼻腔黏膜充血,缓解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第3种,是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主要作用是抗组胺,减轻流鼻涕及咽喉痒痛症状。第4种,是右美沙芬或可待因,主要作用是抑制咳嗽中枢,从而达到强力镇咳的效果。此外,有些感冒药,会添加咖啡因等中枢兴奋剂,增强解热镇痛的效果。或者添加人工牛*,起到解热、镇静的效果。
治感冒,需要解热镇痛,主力是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扑热息痛,80%以上的复方感冒药,都含有这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还能够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镇痛、散热的效果。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相比,解热的作用更持久,镇痛的作用相对较弱,但是,这种药物的优势,是胃肠道刺激性较小,因此,是感冒药物的最常用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是感冒药的主要成分,而感冒,几乎每个人都会在1年内至少经历1次,因此,这种药的使用范围最广。近年来,相关不良反应的报告也越来越多,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竟然已经成为欧美地区的自杀首选药物。于是,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发出公告,要求医生限制使用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目前,学术界认为,普通患者因为退烧及止痛的目的,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每天的最大安全剂量是毫克。研究表明,成年人1次服用乙酰氨基酚达到10克到15克,或者每公斤体重的剂量达到到毫克,就会引起肝脏*性,如果1次服用剂量达到20至25克以上,则可能致死。
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过量,会在24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2到4天后,肝脏损伤表现开始显现,出现转氨酶水平升高、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如果治疗不及时,10%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肝损害,并且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10%到20%的患者会因为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因此,目前的相关指南要求,成年人每次摄入对乙酰氨基酚,不能超过毫克,2次用药时间的间隔不少于6小时,每天总用量不能超过毫克,疗程不宜超过3天。儿童使用乙酰氨基酚,按照每公斤体重10到15毫克计算,每隔4到6小时1次,将每天的用量,分次服下。12岁以下的儿童,疗程不宜超过5天。如果患肝硬化、脂肪肝、肝炎、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营养不良,更应慎重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肾功能不全、严重肺部疾病、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以及老年人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也要谨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需要特别提醒,感冒药不宜混起来服用,因为,很多感冒药都含对乙酰氨基酚。比如,每片泰诺的含量是毫克,快克是每片毫克,白加黑是毫克,散利痛是每片毫克,必理通是每片毫克。有些中成药,不仅含对乙酰氨基酚,而且,可能不在说明书中准确标明含量。因此,服用感冒药时,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认真计算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以免服用过量带来伤肝、伤肾、夺命的悲剧后果。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